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 3000 余年的建城史和 850 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 1898 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这是对北大地位的精确评价。时至今日,北大依然是全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并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前进。 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名列 211 工程、 985 工程,在中国历次重点大学建设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设序列,是中国最杰出的高等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 1937 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 年 10 月 3 日 ,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直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可见其在我国法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在国家全国一级学科评审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在全国法学学科中排名第一。 四、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 1902 年,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不胜枚举的名师先贤先后在这里弘文励教。 北师大代表了中原儒家文化理想中的温柔敦厚,淡泊名利,周围的喧嚣浮躁都置之度外。当其他学校的历史学纷纷都往旅游管理等比较好就业的专业方向转轨的时候,北师大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天空,特别是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和中外古史比较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 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于 1952 年 10 月 25 日 ,它由当时包括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 8 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学校地处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紧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新中国首所航空工程大学。 北航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全国第一。而材料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在全国名列前茅,形成了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科技术优势多样性、开放性、研究型大学,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大的优势。 六、北京理工大学 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五号的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国首批颁布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学校;也是国家首批“ 211 工程”建设的高校; 2000 年以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形式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 985 工程”行列。 1939 年,为促进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和保证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这就是后来的华北大学工学院及北京工业学院的发端,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启始。一路从延安走来,经历了六十余载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成长,北京理工大学见证了无数我们伟大祖国所创造的历史。 七、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 1905 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农业科学的最高学府,也是生物学领域的一方重镇!很多外国研究机构谈到中国的生物科学,都会想到北大、清华、复旦,但是也绝对少不了农大。这里的有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日农机维修培训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日神内农牧经营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张名片。 八、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于 1952 年由北洋大学等 5 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首批进入国家“ 211 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 10 余万人,大部分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工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 31 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因此学校被誉为“市长的摇篮”。一大批校友担任鞍钢等国家特大型企业以及北大方正等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学校又被誉为“钢铁摇篮”。 (责任编辑:admin) |